对象辩证法:机器与人的本质
在对人的定义或本质的讨论中,唯物主义阵营有两种对立的理论判断。一是马克思认为“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正是人的特征”,二是拉梅特里“人是机器”的观点。随着资本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被异化为机器,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现实。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性和人的社会关系将受到相应的挑战。更何况,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如人”的可能性也将出现。
马克思认为,所有人类生存和历史的首要前提是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物质生产的需要,科学技术首先作为劳动工具出现。在马克思看来,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现实的存在。劳动实践是人类发展的本质需要,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作为实践的一部分而存在,以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从人类劳动的实践出发,认为人性是一切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提到:“如果把工业看成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那么自然世界的人性,或者说人的自然本性,明白了。”工业,即技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技术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而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机器作为其载体,表现为人的劳动工具和中介,其本质是人的本能力量的外化。人们为了适应自身生产发展的需要,逐渐将机器发展成为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生产资料。人在主体位置,机器在客体位置。这时,机器就是提高生产效率,解放生产力的存在。马克思指出:“生产过程变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又变成了生产过程的要素,即所谓的功能。”这个时候,一切新技术的发展都只是人类生产工具的发展,把科技融入生产。活动中,技术革命对生产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是人类追求自由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
随着大规模产业的发展,技术和资本相互交织,进一步受到资本的约束。科学技术可以影响和影响特定社会甚至科学技术的物质生产材料。 “机器”的物化产物也成为与剥削者一起剥削劳动者的东西,而不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手段和工具。技术成为具有自主性和相对独立力量的自主力量。马克思曾经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一切似乎都包含着自己的对立面……我们所有的发现和进步似乎都导致了物质力量的理性生活,而人类的生活却变得沉闷。物质力量。”科学提倡工具理性,却屏蔽了人的存在意义,人陷入对技术的依赖,异化劳动,人的异化,技术异化并存。异化和错位同时发生,人类变成了机器的附属物。
自我意识领域的异化是从生产领域蔓延开来的。在生产实践中,技术已经从工具变成了工具成为资本支配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使我们越来越被奴役、物化、非人化。科技与人文,科技与劳动不再是追求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工具,不再含有嗡嗡声无神论的精神。相反,它们更多的是物质财富和资本逻辑。这意味着科技加剧了我们的异化,成为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高级动物,与人逐渐趋同,即人是片面的变成一维的人。
现实生活中的异化随着技术融入生活实践而发生。想象与现实本来是二元对立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已经消除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二元对立。人们认知的主要来源已经从个人经验或感受转变为大众媒体或虚拟世界。这时候,虚实的界限就模糊了。人类进入了一个由代码构成的“超现实”世界,真实的现实逐渐淡去。虚实融合的问题,是对“人是什么”的疑问。 “人的本质不是一个人固有的抽象事物,在其现实中,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人类社会关系变得虚拟化、机械化、一维化时,人就会被机械化生产异化为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都批评了这一点。海德格尔质疑技术的本质,认为现代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束缚人的“限制”。马克思和马尔库塞都是基于对资本主义和人的异化的批判,最终都以实现人的解放为目标。马尔库塞从人的抽象本质出发批判技术本身,而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认为异化劳动就是人性的异化。异化劳动颠倒了这种关系,把它的本质变成了一种仅仅维持自己存在的手段。技术异化的本质其实是资本对人的统治,所以技术使人非人化。总的来说,技术最初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而存在的,但现在逐渐异化为人类的目的。原始劳动实践中不可替代的自我意识和个人实际需求,逐渐被技术异化所掩盖。物质生产活动不再是不可替代的。人不再创造机器,而是机器创造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