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研究

直面医学实践挑战 推进医学哲学研究 ——中国

 

为解决医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倡导医学人文关怀,推进医学哲学研究,2017年10月28日~10月29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医学哲学论坛在江苏省宜兴市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宜兴市人民医院协办。近两百名来自全国数十个医学院校、科研单位及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围绕当前医学中的哲学问题和医学人文关怀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深入研讨。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医学与哲学》杂志常务主编赵明杰教授主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张大庆教授致欢迎辞。

论坛期间,《医学与哲学》杂志编委会主任杜治政教授、东南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孙慕义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张大庆教授、王一方教授分别以“临床医学前沿的若干困惑与哲学诉求”、“医学的真理性:生命的‘悬临’与身体的‘尚未’”、“健康主义之悖论”及“反弹琵琶:循证医学的哲学反思”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李瑞全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程伟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郭莉萍教授及部分青年学者就医学人文教育、医学治理中的中国智慧、象思维之惑、叙事医学的临床应用和医学人文关怀等研究热点话题进行交流。

闭幕式由南京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姜柏生主持,南京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刘虹副教授对大会进行总结,赵明杰教授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并宣布第十六届医学哲学年会将由河北医科大学承办。

1关注临床实践前沿的哲学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病日益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生物医学模式渐渐显示出弱点,其经年积累的“副作用”也开始为人所重视。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可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而以单一治疗方法为特征的医疗方式往往事倍功半。“由于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越来越深入、对疾病的干预越来越强势、对疾病诊治越来越复杂,当前临床实践中一些深层问题的解决,需要创新思维、转换思路,需要从哲学层面进行思考,而不能限于探索新药、新疗法、新手术的技术层面。”杜治政教授指出,当前医学面临两方面的复杂性:就机体内部而言,医学干预越来越接近生命复杂体,引起机体内部复杂关系的大紊乱、大调整,后果如何,实验室无法回答;就机体外部而言,医学干预涉及与社会、环境、文化、心理诸多因素,也只有哲学才能提供启示。此外,过度医疗、临床诊断有限性、医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医院专科化发展等诸多问题也迫切需要哲学提供新的思路以摆脱困境。

“临床实践前沿问题研究是医学哲学的紧迫任务。”杜治政教授认为,从事医学哲学的学者和关心哲学的医护工作者们,应紧密联系现实、接地气,拓宽视野,更多地转向以医学实践为基础的医学哲学研究,医学哲学需要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临床前沿。

2循证医学的局限与反思

循证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对推进诊断和治疗科学化起了促进作用,医务人员可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现有最好的证据,综合参考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意见,制订关于个体患者的诊疗方案。杜治政教授指出,其局限性也日益明显,主要有两点:循证医学提供的证据,虽然比以住的经验医学有很大的进步,但其数据和证据是以大样本的资料为基础,这些大样本是经过严格标准和精心挑选出来的,与实际的病人有距离,与真实的病人世界仍有差别,所以在应用中常不灵验;没有解决诊断和治疗个体的要求,只是为决策提供一方面而不全面的依据。

同时循证医学也可能成为一种思维惯性,存在着遮蔽真相的可能性,因此亟需哲学批评。更重要的是,哲学的反思和批判要建立在与医生共情的基础上。王一方教授认为,循证医学疏远常识思维、直觉与经验,带来疼痛的身心体验无法精确、“金标准”的来源与遴选机制较难测量、仅凭随机试验与荟萃研究等方法无法真正完成临床权重的排序等问题。

“回望历史、回归人性、回应当下挑战、回答未来呼唤是循证医学的四大使命。”王一方教授指出,循证医学的任务不仅是提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证据,还应该对其他影响临床决策的伦理、经济和社会等因素作出分析,为正确的决策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