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研究

我从《自然辩证法概论》学习的知识,你也有必

 

续上篇:

三、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的本质、发展模式及动力

(一)科学的概念与特征

科学概念的整体或完整形象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建制”(科学作为一种社会职业)、“一种方法”(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所凭借的一整套思维和操作规则)、“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科学的累积性和继承性)、“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一种重要的观点来源”(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具有理论功能)。

科学的根本目标或直接职能是求真--探索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的和精确的知识。这样,科学既是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也包括这种探究活动的结果即知识体系。

科学的一大特点是具有超越任何特定或具体现实的抽象性。

科学尽管是由个人进行的,科学知识本质上却是群体的产物。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其特殊性变现在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它的直接目的当然不是像生产活动那样追求物质财富,而是旨在学术创新,不断“生产”精神产品--科学知识,因而科学表现为一种精神生产形态。

个人观点:科学或求知可能带来财富、成就等,但如果将结果定义为目的,将会限制其发展,或引入死胡同。如果以追求知识和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事情,则所做的事情的成就可能是无比巨大的。

科学与常识:虽然科学无疑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知识,但它并没有也不可能垄断整个知识领域,常识依然在某些领域、某些问题上发挥着科学难以替代的作用。但仍需区分哪些是科学,哪些是常识。可从以下几点区分:

1、科学的一大特征是系统性和组织性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解释性:科学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提供事实,更要提供事实为什么这般的解释。

2、科学的知识或结论具有精确性、严格性:一般来说,它清楚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而常识则往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3、科学具有批判性:没有任何人、任何结论拥有检验上的豁免权。

4、科学与人类的其他重要活动如哲学、宗教和艺术等有很大差异。

当这个世界不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当我们以自由人的身份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和观察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艺术和科学的领域。如果用逻辑的语言来描述所见所闻的身心感受,那么我们所从事的就是科学。如果传达给我们的印象所假借的方式不能为理性所接受,而只能为直接所领悟,那么,我们所从事的便是艺术。-爱因斯坦

科学力求如实地描述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说宗教的目标是致善,并不是肯定一切宗教行为都是善行,并不意味着宗教一定不会危及人类及其科学。这正如说科学的目标是追求真理,并不等于说科学家个个都是永远致力于真理、绝不会做有悖于这一目标的事情的圣徒。因为无论什么目标,对人类的活动来说都是一种理想,而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一定距离的。

(二)科学活动的基本规范

1、普遍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因科学家所属的阶级、种族、民族、国籍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2、公有主义:这是指肯定科学发现本质上是社会合作的产物。充分的、公开的学术交流,有助于砥砺思维、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更好地提出和解决问题。相反,如果对科学成果进行保密,不仅这一成果得不到科学界公开的承认,使科学家本人及国家错失这项发现的优先权,更可能延缓科学的发展。公有主义还保证了科学的累积性和继承性。

现在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牛顿的那句名言“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3、竞争性:科学竞争不表现在物质利益等方面的争夺,而主要表现为发现的优先权的争夺上。对优先权的这种争夺从总体上说对科学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尽管争夺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不光彩的甚至丑恶的行为。

4、不谋私利的精神:大多说人还是愿意将科学理解为对真理的不谋私利的求索,仅仅在次要的意义上才看成是谋生的手段。

5、合理的即是条理的怀疑主义:科学家绝不应未经任何分析和批判而盲目接受任何东西。科学的怀疑应是有具体的根据和理由的怀疑,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怀疑一切。对一个合格的科学家来说,既不能不加分析地接受一切,也不能不加分析地怀疑一切。

个人观点:社会教育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信。我一直怀疑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如果我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不坐观自照,不认真审视自己,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的自信哪里来?有凭空的自信吗?以前的我不自信,很多人劝我自信点,我还是没有自信;现在的我,了解和认清自我后,自信自然而然就来了。所以,我认为自信不应该是盲目的,而应该是由依据的,在剖析自己、认识自己后有理有据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