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研究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的共性问题,即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各个系统的许多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而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变化。总体来说,病理生理学的理论性、系统性很强,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理论基础,也要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因此,改革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成为每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3-4]。作者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讲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融知识传授和哲学观于教学中,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以后的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 认识的辩证运动

关于认识的发展过程,列宁这样概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毛泽东认为,一切比较完全的认识都是由两个发展阶段构成的: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发展阶段[5]。基于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原理,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向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也就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呈现相关的图片、录像、动画,配合教师通俗易懂的讲解,就能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例如,在讲解“低渗性脱水”患者具有明显失水体征时,用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凹陷、舟状腹的经典图片,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脱水体征的感性认识。又如,在讲解“中央性气道外阻塞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时,用一张“三凹征”的图片即能显示因呼吸肌极度紧张致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的吸气困难表现。人的认识不能满足于感性阶段,认识的真正目的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而达到理性思维从而指导实践[5]。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一直在推动着临床医学的发展。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同样也可以起到服务和指导实践的作用[6]。例如,本部开设了“家兔实验性肺水肿”的实验,通过快速静脉滴注导致家兔肺水肿,观察肺水肿家兔呼吸、气管内分泌物、肺体积、肺颜色等的变化,加深理解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并由此告诫学生临床上给患者静脉滴注时速度不宜过快、补液量不宜过多,尤其是对于有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少量、缓慢静脉滴注[7]。通过实验使学生对肺水肿这一病理过程有了更加清晰、完整的了解,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在讲解病理生理学内容时,可以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量变质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因果联系规律等贯穿其中[5]。

2.1 量变质变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所谓质,是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所谓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又充分体现在“度”这一范畴中。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范围等的具体界限。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称为临界点,超过了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5]。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种量变到质变的例子。如各型休克早期,由于血容量减少、心泵功能障碍或血管容积增加,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肾血管收缩,导致肾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但肾小管功能尚属正常,出现功能性急性肾衰竭。由于肾脏本身没有器质性损害,若能及时恢复肾血液灌流,肾功能即可随之恢复正常。但若肾缺血时间过长,即可引起肾小管坏死,由功能性急性肾衰竭转化为器质性急性肾衰竭[8-9]。因此,作为医务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这种量变到质变规律,尽早改善肾的血液灌注,避免造成肾的器质性损伤,快速恢复肾功能。

2.2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和体现了自然演变与社会发展中矛盾对立面之间内在、有机、不可分割的联系和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趋势[5]。缺氧是临床许多疾病所共有的基本病理过程。缺氧可以对人体造成一系列的损伤效应,如引起组织细胞膜电位降低,抑制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腺苷三磷酸(ATP)生成减少,溶酶体肿胀、破裂和释出大量溶酶体酶,进而导致细胞及其周围组织的溶解、坏死。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应在对立统一中把握对立面。一定范围内的缺氧,机体会对缺氧做出代偿性适应反应,如呼吸加深、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毛细血管增生,红细胞增多等,从而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因此,根据该项原理,人可以通过运动训练,使机体呼吸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得到增强,提高有氧运动能力,促进运动成绩特别是耐力项目成绩的提高[8-9],这也是“影响小鼠缺氧耐受性因素”实验中“预适应”小鼠对缺氧耐受性增强的机制。

上一篇:休息辩证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