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研究

恩格斯与唯物主义*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者。他称自己是这种理论的倡导者,但“基本指导思想”都是属于马克思的(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2页。;因为与马克思的关系,他的著作才为人重视。但在这里,我打算把恩格斯视为一个独立的思想家。我将聚焦于哲学唯物主义的主题,这一话题在恩格斯的生命后期获得很多关注(2)See , andDialecticsofNature, trans. Clemens Dutt,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1964;Anti-Dühring,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Moscow, 1962, Part I Chs. I-VII.,马克思却极少论及(3)至少在他晚年;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合著的《神圣家族》(1844)和《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的中心主题。。恩格斯关于哲学唯物主义的思想是原创的、重要的,并带有相当大的当代哲学意味。我将在本文指出这些思想,并通过把它们放在一些相关的当代作品的背景下来展示它们的意义。

一般而言,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或发生的一切都是物质的,可以用纯粹自然的术语来描述和理解,而不必求助于神圣创造者或非物质的人类心灵的观念。这种哲学是自然科学方法的基础。然而,正如恩格斯所强调的,将这种一般的哲学观与特定思想家在特定时期提出的特定形式区别开来是重要的。无论在恩格斯的时代还是今天,唯物主义往往倾向于作为一种狭隘的、机械论的、还原论的哲学出现。恩格斯称这种形式的唯物主义为“机械”唯物主义。如今它通常被冠以“物理主义”之名。当时和现在,它一直被视为唯物主义的唯一形式。但正如恩格斯所表明的,事实并非如此。他在这一领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一种非机械论的、非还原性的、哲学的唯物主义。

一、哲学的唯物主义

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哲学所包含的内容作了清晰而有用的概括。关于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他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来定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自然的世界是“本原的”。更严格来定义,它是一种本体论上的一元论形式:存在的一切都是物质的。“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5)同上,第227页。

但是,恩格斯对于非唯物主义哲学的分类并不清楚,他常常把它们打包在“唯心主义”的标题下。许多其他马克思主义者也遵循恩格斯的做法,因此,重要的差别被掩盖了。更确切地说,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反,认为一切事物根本上是观念的或精神的,因此也是一元论的一种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唯心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德国古典哲学。但在当代哲学家那里,至少在分析领域则鲜有人支持。

恩格斯把18世纪的唯物主义描述为“机械的”,在此,他追随的是康德和黑格尔。这种哲学基于当时自然科学的观念,特别是力学和物理学,恩格斯认为只有这些科学“达到了某种完善的地步”(6)同上,第228页。。有人会争辩说,那时物理科学已经发展起来,这种唯物主义不再具有影响力。这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它在当代哲学中作为物理主义继续存在。

根据物理主义,物质世界(或多或少)正如现代物理学和量子力学描述的那样。的确,量子理论涉及统计定律而非机械定律。尽管如此,因为物理主义完全依赖力学和物理学以及其还原主义,它成为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的现代继承者。作为一种本体论学说,物理主义认为万物是由基本的物理粒子和力场组成,它们的表现方式由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定律决定。复杂的实体和现象,例如化学物质、生命有机体、人类行为和意识状态,最终都(以非常复杂的方式)由这些粒子和力组成。这种本体论意味着所有现象都可以用纯粹的物理学术语来描述和理解。原则上,那些特殊科学如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等,可以还原为物理学和力学。必须承认这种还原是非常复杂的,现在是行不通的,也许永远也不可能(7)“例如,化学还原为量子力学,但实际上构造化学现象的量子力学解释通常超出了人的能力。”(Richard Warner, “Introduction: The Mind-Body Debate”, R. Warner & T. Szubka eds,TheMind-BodyProblem:AGuidetotheCurrentDebate, Blackwell, Oxford, 1994, p. 2.)。但原则上所有经验知识都可以还原为物理学术语;其它科学没有独立的效力,没有不可还原的内容,它们不包含不能以纯粹物理学术语表述的内容(8)See, e.g., Paul M. Churchland and Patricia S. Churchland, “Intertheoretic Reduction: a Neuroscientist's Field Guide”, Warner and Szubka eds, op. cit., pp. 41-54.。